當前位置:卡車網> 資訊 > 卡車 > 重卡新聞 >

60年回顧:艱苦創(chuàng)業(yè)使東風汽車深山建起

  東風汽車公司的前身——第二汽車制造廠,始建于1969年9月。經過數十年艱苦不懈的奮斗,在國家直接投資16.7億元的基礎上,相繼建成了十堰、襄樊和武漢三大基地,聯合發(fā)展了云、柳、杭等企業(yè),在上海浦東和廣州、惠州、深圳等地開辟了新事業(yè)基地,產品覆蓋重、中、輕、轎、客等寬系列,成為綜合實力居國內汽車行業(yè)三強之一的跨地區(qū)特大型骨干汽車集團。東風汽車公司對國家、社會和欠發(fā)達中西部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歷三大階段

  從開工建設到20世紀末的30余年時間里,東風公司經歷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改革發(fā)展和結構調整三個階段。

  東風公司最艱苦的時期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期。這一時期,在全國各方力量大力支援二汽建設的情況下,二汽廣大職工克服客觀條件十分艱苦等各種困難建設新廠。20世紀70年代末期,十堰汽車生產基地初具規(guī)模。1975年2.5t越野汽車投產;1978年5t中型民用載貨汽車投產。

  經歷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之后,東風汽車終于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迎來了快速發(fā)展。這一時期,二汽抓住國家改革開放的先機,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掙脫傳統(tǒng)體制的束縛,使企業(yè)迅速發(fā)展壯大。這一時期,二汽汽車產量每年以1萬輛的速度遞增,經濟效益連年增長,綜合實力躍居行業(yè)之首,并連續(xù)多年排入全國工業(yè)企業(yè)十強的行列。

  二汽在20世紀80年代初,闖過停緩建難關,以自籌資金為主要手段,在1983年著手建設襄樊基地。1986年,全廠形成年產10萬輛民用載貨汽車的能力。

  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fā)展,1992年二汽正式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與此同時,也解決了公司長期以來商號與商標不統(tǒng)一的問題。1993年,東風公司的經營業(yè)績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汽車產、銷量均超過22萬輛,盈利14.96億元。

  牽手多家外資巨頭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東風公司根據國內汽車市場的發(fā)展形式,先后與多家外資巨頭聯姻,投資生產轎車和發(fā)動機。與PSA的合資是東風公司邁出生產轎車的第一步。1992年,東風公司與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建立了中法合資企業(yè)——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共同生產普通型轎車。

  十年后,也就是2002年8月,東風公司與江蘇悅達投資股份公司、韓國起亞公司共同出資建立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總投資額9800萬美元,注冊資本7000萬美元,中方兩家企業(yè)各占注冊資本的25%,外方占50%,合資經營期限30年。該公司的目標是,在“十五”期間建成國內一流的經濟型家用轎車生產基地。

  2002年9月,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債轉股之后,東風汽車集團公司本部即使用此名稱)與日產汽車公司簽署在中國建立長期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協(xié)議,雙方決定共同投資167億元(人民幣),成立一個雙方股權各為50%的合資公司,生產全系列的汽車產品。該公司于2003年7月1日正式運營。目前該合資公司已在國內眾車企中闖入前三甲的位置。

  不僅如此,東風汽車還將合作之手伸向了本田公司,其與本田公司的合作項目主要有兩項:一是在20世紀90年代建立的東風本田發(fā)動機合資公司,為廣州本田汽車公司配套;另一個是新世紀東風與廣州本田汽車集團、本田三方合資的轎車出口基地。

  2003年7月8日,在原東風載重車公司的基礎上,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整合東風汽車公司原有的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新疆汽車有限公司、深圳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等新生力量,創(chuàng)立東風商用車公司,開啟了東風商用車嶄新的征途。

  與外資汽車巨頭的合資以及在國內的整合,使東風公司迎來了輝煌的業(yè)績。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東風公司銷售汽車80.81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072.6億元,分別完成年度預算的57.7%、53.6%,實現“時間過半、任務超半”,奪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階段性勝利,為全年經營目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張愛麗
文章關鍵詞: 東風 60年 回顧
掃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聞反饋與咨詢
推薦閱讀
推薦車型更多
東風股份,品牌首頁>>
相關視頻更多
相關文章
東風股份相關車型更多
一周熱文
最新視頻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