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卡車網> 資訊 > 零部件 > 其他配件 >

我國將推輪胎生產者責任延伸制

  小、散、亂,這些描繪河北邯鄲曲周縣席莊村廢舊輪胎回收的字眼,也可用在當下中國廢舊輪胎回收現狀上。

  記者多地調查發(fā)現,目前,我國廢舊輪胎回收隊伍雖然龐大,但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還更多停留在小農經濟方式經營的階段,分散粗放,小企業(yè)、小作坊居多。媒體此前的一份數據顯示,全國回收利用廢輪胎的企業(yè)約有1500家,從業(yè)人員有20多萬,但生產規(guī)模在5000噸以上的企業(yè)僅有200多家。

  “像河北就是個集散地,比如曲周縣甚至幾個鄉(xiāng)鎮(zhèn)家家戶戶都在做廢舊輪胎的回收,但本身它的處理是往外集散。”根據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huán)利用協會會長朱軍的介紹,國內再生膠生產企業(yè)比較多的,江蘇、河北、山西都是大省,另外安徽、山東、福建也都有一部分,這些省份同時又是廢舊輪胎比較集中的區(qū)域。

  值得關注的是,集散處理的方式,讓這些數量龐大的從業(yè)者,常常游離于有效監(jiān)管之外,且由于缺少規(guī)范化運作,直接成為部分廢舊輪胎有害化使用的推手。

  造成這一局面的背后,其實是當下廢舊輪胎回收體系的缺失。“廢舊輪胎的回收問題,還是一個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現在主要是進城拾荒的農民、個體在回收廢舊輪胎,真正的回收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朱軍向記者說。

  4月24日,生意社橡膠行業(yè)分析師孫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我國政府目前對廢舊輪胎回收額支持力度不夠,也沒有關于回收利用的具體辦法,她希望政府加快制定相關法律,設立專門的回收機構并加強相關的工藝。

  為改變前述回收現狀,去年9月,中國橡膠工業(yè)協會首次組織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yè)企業(yè)前往歐洲,考察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年產5萬噸膠粉生產企業(yè)、馬斯特里赫特年產2.5萬噸再生膠生產企業(yè)。

  中國橡膠工業(yè)協會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秘書長曹慶鑫透露,通過考察,他認為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yè)應借鑒國外的經驗,并希望盡快在廢舊輪胎回收與利用政策方面與國際接軌,在中國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

  生產責任制延伸制度是發(fā)達國家廢棄物立法中的重要制度,據悉,發(fā)達國家在廢輪胎處理上均按廢棄物處理立法,采取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和誰產污誰付費的政策,對利廢企業(yè)給予鼓勵與補貼。其中,歐洲每噸給予140歐元補貼,美國由于各個州的立法不同,但處理廢舊輪胎的政策基本雷同,均分別給予每條輪胎3~5美元的補貼,加拿大則規(guī)定每處理1噸廢舊輪胎給60美元的補貼。這些費用均由收繳的廢舊輪胎回收處置費中支付。

  但這項制度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極不完善。

  這得到了曹慶鑫的認同,“由于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的國家政策沒有與國際接軌,從事廢舊橡膠輪胎回收的從業(yè)者處在政府監(jiān)管之外,受利益驅動,廢舊橡膠輪胎的有害化使用還非常猖獗。”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國內外廢舊輪胎回收處置費的巨大反差。目前,國外在華輪胎生產企業(yè)在全世界基本都要繳納廢舊輪胎回收處置費,唯獨在中國不但不繳納廢舊輪胎回收處置費,還將廢舊輪胎作為物資賣給回收個體;同樣,我國輪胎出口企業(yè)將輪胎銷售到世界各地,也需要向世界各地繳納廢舊輪胎回收處置費,而唯獨在中國本土不繳納廢舊輪胎回收處置費。

  “當前,國家正在探索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規(guī)范中國廢舊輪胎回收體系,建立地方與國家層面的廢舊輪胎回收體系。”曹慶鑫透露,國家已經出臺若干政策文件,決定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制定相對全面的綜合利用管理辦法,改變目前的中國廢舊輪胎利用現狀。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張國棟
文章關鍵詞: 輪胎 輪胎回收
掃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聞反饋與咨詢
推薦閱讀
推薦車型更多
相關文章
一周熱文
最新視頻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