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卡車網> 資訊 > 原創(chuàng)觀點 >

細數排放歷程 詳解“2R”之爭

        由英特杰(Integer)主辦的2009亞洲柴油機排放論壇暨ADBLUE 論壇5月13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順利落下了帷幕。

        在提倡環(huán)保與綠色科技的今天,本屆柴油機論壇吸引了業(yè)內人士的廣泛關注。依維柯中國區(qū)總經理萬如意,上汽依維柯紅巖的科技總監(jiān)彼得·卡拉克, 亞洲主動凈化空氣組織執(zhí)行總監(jiān)蘇菲·龐特,機動車污染防治委員會秘書長方茂東,北京市環(huán)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等人出席了此次論壇。

依維柯中國區(qū)總經理萬如意

        此次論壇主要圍繞著包括全球經濟展望及亞洲柴油車排放產業(yè)發(fā)展,亞洲及其他地區(qū)最新排放法規(guī)及立法預測,亞洲燃油品質的挑戰(zhàn)與機會,評估先進的排放科技,后處理技術及柴油車改裝技術帶來的機會等議題展開討論。依維柯中國區(qū)總經理萬如意向記者表示:本次論壇為國內排放現狀和柴油機技術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加強了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國內排放歷程及展望

        在交流中,方茂東秘書長對我國機動車的排放控制歷程做了簡單的回顧,并指出中國初步建立了機動車排放標準體系,汽車和摩托車確立與國際接軌的總體目標。目前與機動車排放標準上我國與歐洲有5年左右的差距;而農機和工程機械排放控制才剛剛開始起步。由于機動車數量持續(xù)增長,對大城市的環(huán)保壓力不斷增加,北京,上海,廣東等發(fā)達地區(qū)會加速國際接軌速度,通常會提前實施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在車用燃油,維修保養(yǎng)等配套設施及管理上中國仍落后于國際汽車排放的控制要求。除此之外,油品的質量能否保證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北京市環(huán)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同時也透漏汽車排放各檢測項目的實施時間將依據我國的國情而定。關于國四的實施辦法,政府也鼓勵大家積極踴躍的提出合理化建議。

        EGR 和SCR 技術之爭

        隨著國四排放標準實施的臨近,促使排放升級成為中國汽車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問題,EGR 和SCR后處理技術的探討也成為本次論壇的一個焦點。國外企業(yè)對兩種技術已有豐富的技術儲備,有不少企業(yè)對這兩種技術路線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好了全面準備。

        上汽依維柯紅巖的科技總監(jiān)皮特·卡拉克從技術和市場兩個角度分析了EGR和SCR技術的特點。他提到EGR是利用冷卻式廢氣的再循環(huán),SCR技術是對選擇性催化擠的還原。這兩種技術各有各的優(yōu)點。同時他也強調了在市場的適應性方面EGR技術的缺點是成本太高,而SCR的核心的難題在于尿素的配送問題。

        而對于中國企業(yè)來說,一方面,我們要借用國際上先進的技術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要針對我國的具體國情對技術路線做出正確的選擇,否則將直接決定企業(yè)未來的生死存亡。

來源:卡車網新聞組 作者:李燕
文章關鍵詞: 排放歷程 EGR SCR 柴油機 論壇
掃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聞反饋與咨詢
推薦閱讀
推薦車型更多
一周熱文
最新視頻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