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國重汽與奧地利斯太爾達成合作,將斯太爾整車生產(chǎn)線引入我國,四年后,第一輛由中國重汽制造的斯太爾品牌重卡下線,一晃三十年已過,一路走來“斯太爾”已不僅是一個來自奧地利或是中國重汽的卡車品牌,更成為了重型卡車的代名詞。而如今面對新的形勢,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歲月沉淀中的斯太爾是從容淡定還是力不從心?
中國重汽斯太爾
2016年6月5日,記者跟隨中國重汽“聚惠嘉年華 創(chuàng)富集結(jié)號”汕德卡/斯太爾2016品質(zhì)體驗嘉年華活動來到了浙江寧波,作為我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寧波有著“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譽,足見這里的港口貿(mào)易何其重要,也正因如此寧波也成為中國重汽斯太爾平臺的主戰(zhàn)場之一。那么斯太爾在這里的表現(xiàn)又如何呢?
從“斯太爾”到“新斯太爾” 他變了,他沒變
2015年以來,中國重汽攜全新斯太爾平臺M5G和D7B兩款升級產(chǎn)品重磅出擊,此時的新斯太爾與老版產(chǎn)品相比已經(jīng)大不相同。
新斯太爾平臺產(chǎn)品分別搭載D10和MC07兩款發(fā)動機,馬力范圍覆蓋240~380。從車架技術、變速箱技術以及車橋、發(fā)動機等關鍵總成均成功引入了德國曼技術。一個傳統(tǒng)的重卡品牌經(jīng)過高端技術全副武裝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而新斯太爾當然不負眾望,一經(jīng)推出就在物流運輸--特別是港口集裝箱運輸領域頗受歡迎。
不同的用戶 一樣的口碑
此次寧波之行,記者也認識了不少新斯太爾的用戶,他們之中當然不乏一些重汽的“鐵桿粉絲”。
張大哥和他的新斯太爾M5G
柯師傅一家原本是象山一個小村莊里普普通通的漁民,幾年前,柯師傅的兒子女兒來到寧波港口開始做起了港口貿(mào)易,兒子開起了集裝箱運輸車隊,女兒則成立了貨代公司。柯師傅便也來到寧波幫助兒女大力業(yè)務,一家人就此在寧波扎了根。
不久之前,柯師傅兒子的運輸車隊剛剛購入了五臺新斯太爾M5G,柯師傅告訴記者,買車還是要自己開一開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的適合,斯太爾是老品牌質(zhì)量有保證,現(xiàn)在又升級換代,各方面性能都有所提升,雖然入駐車隊的時間尚短,但車隊的司機師傅對車的評價都不錯,相信車輛過了磨合期后性能也不會讓人失望。
除去港口貿(mào)易,新斯太爾在其他運輸領域的表現(xiàn)同樣不俗。
從安徽來寧波打拼的張大哥夫妻尤其令記者印象深刻,張大哥夫妻1999年離開家鄉(xiāng)來到寧波開始跑起了砂石料運輸生意,十幾年的辛苦經(jīng)營后,他們有了自己的砂石廠和運輸車隊,而由于業(yè)務量的增長和法規(guī)升級,張大哥在今年淘汰了原有的一批中型自卸車,打算全部替換為重型的半掛牽引車。而他們首選的就是這中國重汽新斯太爾,而且一買就是三臺。張大哥說他們與重汽的合作由來已久,之所以選擇新斯太爾一方面源于對品牌的信賴,一方面則是看中了它的油耗低。
記者走訪張大哥的車隊時恰好遇到剛剛運輸歸隊的小錢師傅,他正認真的沖洗著自己的車,別看小錢師傅年輕,駕駛經(jīng)驗也有十多年了,他告訴記者,自己開過不少品牌的車,長途短途都跑過,這輛新斯太爾D7B自己只開了兩個月,主要拉著砂石料運往寧波和周邊地區(qū),一段時間以來油耗和別的車相比已經(jīng)低了不少,若是跑長途恐怕能省得更多。此外,小錢師傅還特別告訴記者:“開這車走特別坑洼的路也不會感覺顛,駕駛室的減震不錯。而且臥鋪也加寬了不少,平時在駕駛室里休息也很舒服。”
張大哥還告訴記者,三輛新斯太爾已經(jīng)到崗三個月了,司機師傅們反應都很好,所以打算近期再購進幾輛,讓自己的車隊規(guī)模再壯大起來。
盡管2016年以來,寧波港口貿(mào)易受大環(huán)境影響表現(xiàn)并不十分理想,但嘉年華活動當日新斯太爾依然收獲了15臺訂單,可見新斯太爾的魅力依舊不輸以往。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用來形容如今的新斯太爾合適卻也不合適。合適在于,從奧地利誕生再到引入我國,斯太爾作為老牌卡車的形象已深深刻在我們每一個人心里;不合適在于,新斯太爾與國內(nèi)輩出的新品相比絲毫沒有“暮年”的模樣。在新的市場環(huán)境中這位重卡界資深的前輩并沒有大打“情懷牌”,而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給老用戶們驚喜,讓更多新用戶們青睞。相信隨著技術不斷完善與進步,新斯太爾還將繼續(xù)扎根于市場,背負著昔日的榮耀與未來的責任,為越來越多的物流用戶保駕護航。